发布时间:2017-05-04 14:53:58作者:济南ok138cn太阳集团
五一小长假,约上三两好友,吃喝玩乐一通后逛到了一动漫店,挑了几样东西准备支付宝时,店里阿姨开始掏出手机给我们操作,看得出来不是很熟练,边操作边略带歉意地跟我们说,“你看你们90后,00后跟我们就是不一样了,出门都不带钱了,来我们店里的,一结账都是手机。这是我儿子的店,我来给他帮忙,好多东西都要现学。”出了店,我们不禁都对刚刚遇到的阿姨的学习能力表示赞许和认同,毕竟她是一个年代的代表,而这又刚好证明着这个时代的特色已经悄无声息地迫使着每一个年龄段都在改变,不管接受地欣然与否。同时,这个时代席卷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更多的也是一种价值观和一种思维角度,不管你信或者不信。就单拿话语方式来说,就差了几个维度。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总体上拥有一种标准的话语系统。改革开放前期、特别是“文革”中,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爸妈辈上的50、60后,那时候的他们不仅有统一的话语系统,甚至有相近或相似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譬如看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后,获奖感言都是有标准模式和规定元素的,正如郎平所说,如果不按标准模式,很可能因“不讲政治”而受到社会舆论的批评;再看如今郎导胜利后的庆贺,虽不及年轻人傅园慧般洒脱恣意,但也褪去了专属她的年代烙印,让人能看到她的真性情。而从大家对这些话语系统的反映,不管是傅园慧还是郎导,折射的正是如今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变化,整个时代都在主动或被动的接收着这种话语体系和思维角度。
记得在《语言学》里,曾有这么一段话,说“话语系统带有根本性,因为它是价值观的外化,反过来强化价值观。”看一下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中国的白话运动,这一点都不言自明。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社会价值观的丰富,更加注重自身独立思考的人们开始形成一种与过去政治思维和价值系统不同的新系统。这个过程和趋势投射到话语系统上时表现得不可逆转,毕竟时代发展抑制不住。这其中,必然会给原有的话语系统和习惯了那种话语系统的那批人造成一定冲击和不适,但是阻挡不住。现在也不是“一杆平”的社会,尤其是看90末这些孩子的思想表现得更为鲜明,多元特色已成为主流。毕竟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