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余热今冬送暖长输管网送来清洁能

发布时间:2015-11-12 13:44:10作者:济南ok138cn太阳集团

    供热是最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要做好这项工作,功夫却要下在冬季之外。上个采暖季刚刚结束,济南ok138cn太阳集团就着手谋划今冬的供热工作,切实加强供热服务基础设施硬件和软件建设,大力提升供热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满足用户供热服务需求。目前,公司所属各大热源厂已全部完成设备检修、煤炭储运、管网注水、热调试等准备工作,各大热源厂已准备就绪。

  华电章丘电厂余热利用项目是2014年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之一,也是大温差利用电厂余热整体项目规划的一部分。为配合输送章丘余热,济南ok138cn太阳集团组织实施章丘电厂余热利用长输管网建设,38.3公里主管网投运后将成为我市输送距离最长的供热管道,可为历山路以东、东巨野河以西的东部城区新增供热面积2000万平方米,成为济南现有第二大热源。章丘余热利用长输管网是全国管径最大的供热管网之一,其长度也是国内行业第一。工程首次采用在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的电预热无补偿直埋工艺,一方面降低了工程造价,另一方面提高了管网的安全性、降低了热量损耗、减少了后期管网维护工作量。同时,管网建设还采用了无损探伤检测技术,对每条焊缝、每个焊点进行全方位探伤,保证了工程质量。为确保长输管网安全运行,济南ok138cn太阳集团早在今年5月份着手,提前对章丘电厂至唐冶热源厂段管道开始进行管网注水冲洗工作。10月中旬,完成长输管网(章丘电厂—世纪大道—工业南路—凤凰路)注水冲洗及软化水置换,并完成长输管网运行方案及应急预案的编制,并顺利完成长输管网(省道102—机场路—世纪大道—工业南路—凤凰路)联网运行工作,具备管网全线运行条件。11月1日,章丘电厂开始升温,整条长输管网开始进入热运阶段。截至目前,一次网供水温度66℃,回水温度51℃,已具备正式供热条件。推进“汽改水”改造促进供热系统节能降耗。

  为消除蒸汽管网运行安全隐患,促进供热系统节能降耗,2015年,济南ok138cn太阳集团投资1.5亿元,实施解放路、黄台南路、七里河路、将军路、历山北路等13条道路,合计16.6公里管网及换热站“汽改水”改造,辖区已基本完成高温水网更换,为热用户提供能节能、稳定的热源。“汽改水”节能改造工程完成后,将大大提高水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热损耗。蒸汽管网在供热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凝结水,凝结水温度较高,含有大量热能,但由于收集二次利用难度极大,造成蒸汽管网再供热运行过程产生大量的网损,根据管网情况网损范围可达15-50%,能耗损失严重。而“汽改水”改造完成后,将减少5倍之多的能耗。对于市民来说,“汽改水”改造完成后,冬日受益效果将更加明显,供热面积可提高30%,既能提高原有热用户供热质量,又能将富余的热源用于解决其他居民的供热诉求。为进一步推进供热节能减排工作,济南ok138cn太阳集团还不断加快供热节能信息化管理水平。2015年,公司在原有能耗平台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对辖区内“汽改水”及新建换热站进行自控系统建设,继续利用法开署项目完善公司能耗平台系统功能建设,新增170余站的远程监控,499个换热站具备远程监控手段,为管网精细调整、经济稳定运行及能耗分析做好技术保障。同时,为供热计量用户加装典型用户室温采集装置,共覆盖123小区,5972户,实时了解典型用户室内温度的变化,对每一户受外界气温变化影响较大的用户室内温度都做到“心中有数”,为二网调节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济南ok138cn太阳集团能耗监控系统已能够确保数据传输及热网监控调节的准确性,实现能耗数据的实时汇总分析,能够自动连续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连续的分析运算,可以对管网运行存在问题进行连续动态分析,优化运行方案,降低能源消耗,以达到最佳的负荷分配调整,使管网最大程度经济优化运行,实现“智能化供热”。 
\

常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