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ok138cn太阳集团人】济南ok138cn太阳集团铁人创出“唐冶速度”

发布时间:2014-12-08 14:19:00作者:济南ok138cn太阳集团

\

  对很多市区居民来说,唐冶新区“在那遥远的地方”。但在济南ok138cn太阳集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结束那里没有集中供热的历史,长途跋涉驻扎下来建设唐冶热源厂,有时回趟家只是为了洗个澡,而后又马不停蹄地回到建设一线。正因他们的“抛家舍业”,8个月就完成了2年的建设量,创造出了泉城供热史上的“唐冶速度”。

  靳文胜 八旬老父来工地上 偷偷看儿子

  济南这两天冷得刺骨,45岁的济南ok138cn太阳集团唐冶热源厂项目部副经理靳文胜刚刚在厂区忙碌了一晚,早上来不及在办公室暖和一会儿,又被叫出去开会了。今年3月份,他从浆水泉热源厂调到唐冶热源厂,那时厂区工地上才开始浇下第一车混凝土,直到如今正式供暖,他也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最忙的时候,两三个星期回不了一趟家,有时候回家呆两个小时就得走,只是为了洗个澡、换套衣服。”靳文胜说。建设任务不等人,他干脆把行军床支到了办公室,住在了工地上。“不敢休息,也不能休息。”为了加紧进度,他也成了一名“快男”。

  供暖前夕,是他最忙的时候,一连两个星期没回家。80多岁的老父亲在家坐不住了,便让靳文胜的大哥开车拉着自己,“偷偷”跑到工地上看儿子。为了不让儿子担心,老人只是说:“我就是在家闷得慌,想出来逛逛。你赶紧忙吧!”老父亲的话让靳文胜深感歉疚,但厂区工作不能丢下,前几天父亲生病他也没能回去陪床,只能靠其他家人照顾。“自古忠孝难两全,我也是工作太忙没办法,希望父亲不要怪我。”靳文胜说。

  魏树良 为巡护设备,8个月没睡过囫囵觉

  每天晚上,几乎睡两三个小时就得起来巡检一次设备运行情况,有时候要忙到凌晨三四点才能打个盹,这就是魏树良近8个月以来的工作状态。他是唐冶热源厂运行处主任,负责基建、安装、厂内生产和安全运行等工作。心细如发、时刻警觉,已成为一种习惯融进他的工作里。在同事眼中,他几乎成了一个“铁人”。

  大半夜,同事常常看到他打着手电筒,在角落里仔细检查设备。一次深夜,他发现一处设备基础沉降了几毫米,便立即叫来施工队,要求当夜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这让施工人员倍感诧异,几毫米的沉降范围,一般人很难辨别,魏树良却凭借“火眼金睛”发现了这一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

  魏树良有自己的办公室,但同事们在那里几乎看不到他,除了开会,他永远在设备现场。唐冶热源厂的建设速度也“逼”得魏树良不敢常回家,他3岁的女儿天天盼着爸爸回来,带她出去玩,但对于他来说,这个愿望恐怕要到供暖结束后才能实现了。

  宋赓 每日独自走60多公里巡检管网

  29岁的宋赓从一处2米多深的管道井内操作完毕爬上地面时,安全帽和工装上都已蹭上了不少尘土,但他早就习以为常。作为唐冶热源厂运行服务处的员工,他工作中的“必修课”除了下井调控阀门外,还有每天雷打不动的两次管网巡检。

  偌大一个唐冶片区,已铺就的供热一次管网近15公里,目前只有宋赓一人负责每日巡检,每天来回要60多公里。

  “供热前期管网注水时,这处深井一天得下五六次,里面很黑很窄,站在井口都望不见井底。”他说,井里共有2个直径1米的大蝶阀,开关需要拧动手轮,开一次要拧200多圈,2个就得拧400圈,半小时才能全打开。“这处阀门很沉,开关需要使上全身力气,每次宋赓都骑在管道上只管闷头操作,每完成一次都会大汗淋漓几近虚脱,甚至需要别人架着才能爬出井口。”同事们如是说。听到这里宋赓会腼腆地笑笑,“就当健身了”。

常用服务